說《晉文公入于晉》的“豹旗”【付强】
颁发于2018年-4月-25日
0条批评
【作者】付强
(上海三唐美術館)
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》七中收錄了一篇《晉文公入於晉》,簡文首要敘述了晉文公結束亡命自秦返國後一系列治國理政,至於城濮之戰一戰而霸的工作。內容多可與《左傳》《國語》彼此印證[1]。
特別是簡文中提到了多種多樣的旗幟,差别圖案的旗幟代表的含義差别,簡六:“為角龍之旗,師以戰。為交龍之旗,師以豫。為日月之旗,師以久。為熊旗医生出。為 旗士出。為蕘采之旗侵糧者出。”(釋文儘量用寬釋)
對於簡文中的 字,清算者隸定為䶂,讀為豹。注釋說熊豹對應《周禮·司常》:“熊虎為旗”[2]。我們認為此處的豹旗應該便是見於
方鼎裡面的
旗,
方鼎裡面的
字我們之前聯繫到甲骨文的“
”字,認為其像鸕鷀之形,當釋為“鷧”。“鷧”便是鸕鷀,《爾雅•釋鳥》:“鶿,鷧。”郭璞《注》:“即鸕鷀也。[3]”現在看
與
字形更為靠近,以是周王賞賜給
的當為豹旗,再結合清華簡《晉文公入於晉》中關於豹旗的功效“為豹旗士出” 和金文中“冋黃”普通賞賜給師一級的高級貴族,如師奎父,司工,摆布師氏見於元年師事簋等,都是西周時期身份等級的象徵,令貴族們及其榮寵的工作,由此我們能够想見
的身份和地位能够是極高的武將。